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中考九、小石潭记.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中考九、小石潭记.docx
文档介绍:
九、小石潭记
[真题链接]
(海南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心乐之      乐: 以……为乐  
(2)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 好像  
(3)佁然不动 佁然: 静止不动的样子  
(4)五色交辉 交辉: 交相辉映  
(5)四时俱备 时: 季节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
(2)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
3.【甲】文第一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小石潭的美?(4分)
水格外清凉;以整块的石头为底;潭岸岩石形状各异;岸边树木茂盛秀丽。(每点1分,共4分)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水的特点的。(2分)
【甲】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相结合的方式来写水,【乙】文直接描写水的特点。(2分)
[中考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①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节选自朱熹《百丈山记》)
[注]①瀵(fèn):水由地下喷涌而出。
1.请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全石以为底      以为: 把……作为  
(2)俶尔远逝 俶尔: 忽然  
(3)斗折蛇行 斗: 像北斗星那样  
(4)日薄西山 薄: 迫近,靠近  
(5)或涌或没 或: 有时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无法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2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