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中考十五、《儒林外史》&《艾青诗选》.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5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中考十五、《儒林外史》&《艾青诗选》.docx
文档介绍:
十五、《儒林外史》&《艾青诗选》
一、《儒林外史》教材出处:统编教材九下P62~P65
作者介绍
吴敬梓( 1701—1754 ),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由于科场不遇和家道衰落,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制度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
主要内容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是典型的讽刺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全书共五十六回,约成书于乾隆十四年( 1749 ),起初以抄本***,后于嘉庆八年( 1803 )初刻。《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完成对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二、《艾青诗选》教材出处:统编教材九上P14~P17
作者介绍
艾青,中国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的养母“大叶荷”给了他在冷漠的家庭中从未得到过的慈爱与温暖。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入狱,监禁三年之久。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1985年,艾青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艾青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却不流于直露,时有含蓄却不至于晦涩,实践着“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作品特点
1.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作品及特征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诗歌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等。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2.1978年以后的主要作品及特征
这一时期的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多以充满哲理的小诗抒写对于生命的思考,同时,“歌颂人民,礼赞光明”还是其诗歌创作的主旋律。代表作有《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等。
内容概要
《艾青诗选》中收录了诗人40多年来创作的诗和诗论70余篇。其中,作为主体部分的71首诗,代表了诗人各个阶段、各种风格的创作情况,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4个类型。
第一,大部分作品中都表现出对土地和人民的热爱,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农夫》《我爱这土地》等。
第二,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也是艾青诗作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他创作的初期就有一组诗作,兴奋地呼唤“太阳”、呼唤“黎明”,被称为“光明组诗”;1978年复出之后,一首近300行的抒情长诗《光的赞歌》更是将对光的热烈赞颂推向极致。
第三,体现出对世界、对人类的关怀。1979年,艾青曾访问欧洲,在柏林散步时,他的目光更多地投向柏林墙,两天后,他在旅行日记中写了一首《墙》。清新柔和的诗句,富有绘画美和音乐美,同时又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