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9 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4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9 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9 课内文言文阅读
【母题来源】2020年中考广西卷
【母题原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D.其真不知马也 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不蔓不枝(《爱莲说》)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
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答案】
1.B
2.C
3.B
【试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A.有时 / 或许;B.都是“怎么”的意思;C.在 / 向;
D.表示推测 / 代词,它的;故选B。
2.此题考查的是词类活用。例句中的“策”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用鞭子打”。A.名词用作状语,像蛇一样;B.名词作状语,在上面;C.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D.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故选C。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B项中“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理解有误,应该是突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故选B。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命题意图】
此题主要考核学生文言实词、虚词、翻译、概括、筛选等能力,注意首先在基本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作答。重视日常文言文的积累。
【考试方向】
1.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现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
2.文言虚词。在中考试题中,虽没有把文言虚词作为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繁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3.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务必准确,要忠实于原文,符合原文文意,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平时的学****中一定要注重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译文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