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0页7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docx
文档介绍:
统编教材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八年级(上)
第13篇 三 峡
课文原文
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肃杀,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思维导图】
【中心概括】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作者采取先大后小、先总后分的写法,按照季节划分层次,起止分明,各具特色。(2)善于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描写生动,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3)用笔富于变化。文中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各种笔法相得益彰。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归纳
1. 通假字
略无阙处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 。
2. 古今异义
(1)虽乘奔御风
古义:________________【F】 今义:虽然
(2)良多趣味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良好;善良
3. 词类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
原意为:奔跑,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2)形容词用作名词
回清倒影
原意为:清澈,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3)名词用作动词
每至晴初霜旦
原意为:空气中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的白色结晶,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
4. 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_____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 __________________
手自笔录(《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F】
陛下亦宜自谋(《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F】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__________________【F】
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

绝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___
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F】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F】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

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F】
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F】
5. 重点实词
(1)隐天蔽日 隐:_________________【F】
(2)自非亭午夜分 亭:_________________
夜分:_______________
(3)不见曦月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