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知识点01 病句(解析版)-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与试题演练(全国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7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知识点01 病句(解析版)-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与试题演练(全国版).docx
文档介绍:
病 句
【考点解读】
1.新课标对病句的基本要求:明确句子语法结构及成分的基础上,能够辨析并了解病句问题基本分类。
2.考查内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常见题型】
(2021•天津)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
②阅读这些典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典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还能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启迪。
在阅读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解析】AB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应该删掉“使”。
【答案】故选:D
【技巧透析】
1.区分病句类型,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的病句,作一分析和归纳,可分为以下三种:语意性病句、语法性病句和逻辑性病句;其中语法性语病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
2.坚持真实性、针对性、经济性原则。
【知识精讲】
一、汉语语法基本结构
在现代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或:(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由这个顺序可以看到,句子主要分为两种结构:主谓结构和主谓宾结构
下面依次解释:
1.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3.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4.定语:是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成分主要是主语和宾语)前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5.状语:是在谓语(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6.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二、病句类型
(一)搭配不当
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在用作句子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多表现为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还有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等。
1.主谓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往往是主语与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如: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改句:我国生产的棉花,过去不能自给。
2.动宾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这类病句往往是动词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动词不止一个,或宾语太多。
例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改句:纪念三八节。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十月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北京”不能是“季节”)
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改句:世界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和转化的。
4.修饰语和中心语: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人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改句: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5.关联词语:
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关心群众冷暖,热心为人民办实事,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改句: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关心群众冷暖,热心为人民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用户和爱戴。
6.一面与两面:
这类病句最常见的句式是“是否(能否、有无、是不是、能不能)……是……”即前面用肯定+否定的选择形式,后面只用肯定的或否定的形式,前后不能保持一致。修改原则应是使前后形式一致。
例如:学****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又如:能不能战胜自己的懒惰,是一个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正确)能不能战胜自己的懒惰,是一个人可否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汽车质量的好坏,是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
改句:汽车质量好,是能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
(二)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改句: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通过这次活动,使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