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6 诗歌鉴赏-2022年中考语文之一模新题精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3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6 诗歌鉴赏-2022年中考语文之一模新题精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诗歌鉴赏】
(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简要分析“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的表达效果。
2.有人认为,本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也展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1.运用“烂柯人”的典故,暗示诗人被贬谪的时间之长,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无限感叹。
2.同意。诗人以“凄凉地”“弃置身”写痛苦经历,以“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发深沉慨叹,又以“沉舟”“病树”自喻,写出了内心的惆怅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又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仕宦升沉的乐观豁达的襟怀,同时,“长精神”也体现了诗人并不消极气馁,将会抖擞振奋,重新投人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解析】
1.考查对诗句表达效果的分析。“到乡翻似烂柯人”意思是: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烂柯人”是运用典故,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诗人借这个典故,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回到家乡后恍如隔世的心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2.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作答本题,观点要明确,理由阐释要结合诗歌内容作答。
同意这种观点。首联,一个“凄凉”,一个“弃”,将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寂寞虚度年华的那份苦水委婉地倒了出来,对自己被贬適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颔联,用典。前一句借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已逝的伤感之情,后一句借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颈联,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过”“万木春”作对比,暗含诗人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的精神,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蕴含了新事物必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激,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据此可知应该同意这种观点。
(2022·河南信阳·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从炼字的角度,分析画线句中动词的作用。
4.简要分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愿?
【答案】3.“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意思相近即可)
4.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姜尚、伊尹那样得到朝廷重用,施展自己的才华。(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3.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分析关键字词要做到字不离句的原则,同时还要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
前四句写朋友给李白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指停止了倒酒,“投”指放下筷子,“拔”指拔出长剑,“顾”指四处看,这些反常的行为贴切地写出了诗人在京城受挫后苦闷抑郁的内心状况。本来有着远大政治抱负、雄才大略的诗人能够幸运地亲近皇上,舒展自己才略是件快意人生的事。但现在,诗人却不幸地遭到皇上无情的“变相驱逐”,连京华之地都不能逗留了,诗人因此惆怅失落。“停”“投”“拔”“顾”四个动词,以连续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4.本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及诗人情感的分析理解。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其中“垂钓碧溪上”写的是姜太公在溪边垂钓时被周文王任用的事;“乘舟梦日边”写的是伊尹未遇明君时曾梦见自己撑着小船经过太阳的旁边,后来遇到商汤,成为贤相的故事。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借用这两个典故表明希望得到明君赏识,期待自己能够重新得到皇帝任用,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仍然抱有希望,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①。
凌霄不屈己,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