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03节 句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5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03节 句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一关基础演练场
第三节:句子
考点解析
考点归纳
句子的仿写题目呈递增趋势。仿写句子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范围以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次的能力要求。
从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来看,病句修改题型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辨析语病,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修改病句,常以主观改错的形式出现,有句子修改和语段修改两种,后者综合性较强。近年来,一些省市注重语段综合的考查,在考查语病修改的同时,加入了注音、错别字的辨别以及标点符号的修改等内容来考查,综合性较强。掌握病句类型及特点,会辨析和修改常见病句。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否定误用、语序不当、重复累赘、用词不当、句式杂糅、表意不明、关联词误用、不合逻辑等。
句子的排序和衔接。句子排序考查句子与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和语句间的连贯性。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语句衔接题,将某一语段中的某一句或几句话抽出来,同时设计几种和它相近的答案,让考生选出原句。这一题型仍将受到各地中考命题人的青睐。这类试题以选择题居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横线处填入语句,要求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一种是给出几个语句,要求恰当地排列语句顺序。
命题趋势
句子仿写。这种试题是考查语言运用的,深受出题者青睐,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病句修改。主要有选择题和辨析修改题两类,选择题是从四个选项中判断有语病或没有语病的一项,或者指出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分值一般为2~3分;辨析修改题是给出具体的语段,要求考生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病句至少有两处,分值一般为5分。选择题因为考查范围广,形式自由灵活,在试卷上出镜率最高。
句子排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题型上有在空白处插入恰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或者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或者给出首句(末句)对其他语句进行排序,等等,分值一般为3分。各地中考命题逐渐重视对考生的能力考查,因此给出具体语境,在空白处插入恰当语句与上下文衔接逐渐成为中考命题的新宠。
解题要诀
句子仿写
仿写的基本原则是形神兼备,要求做到句式一致、内容统一、修辞恰当、事理符合逻辑。“形似”主要体现在:(1)句式:仿句句式应与例句保持一致。(2)结构: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要尽可能与例句保持一致。(3)修辞:仿句时应当运用题目中要求的修辞方式(有明确要求时)或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式(无明确要求时)。“神似”主要体现在:(1)话题:有的题目要求与例句话题保持一致,有的则要求另立新话题,所以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紧扣要求组织语言。(2)语境:上下文中透露出的相关信息(仿写内容、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3)逻辑:仿写内容以及修辞的运用都要合情合理,不能因注重形式而出现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
衔接与排序
1.句序调整技巧
(1)找排列规律。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必然性,句序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一是按时间顺序组合,二是按空间顺序组合,三是按逻辑顺序组合(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顺序,如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等;二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如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等)。
(2)抓语言标志。即要抓住关键字眼、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有些句子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相同词语相互承接,有些句子上下句有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比如“因此”表示总结或结果,应放在表示原因句子的后面。
(3)理写作思路。①寻线索:记叙文段一般有明确的线索。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换、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②明结构: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
(4)明排列方法。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然后再向整体扩展。
2.句子衔接技巧
(1)看语句结构是否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如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求作出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几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几个问题,作出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或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2)看语句情境氛围是否协调。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对于写景语段,要注意语境,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
(3)看语句是否符合逻辑。即意思表达要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