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2 古诗文默写-2022年中考语文之一模新题精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2 古诗文默写-2022年中考语文之一模新题精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古诗文默写】
(2022·浙江温州·一模)借他山之石寻选题钥匙
题好一半文,选题是小论文写作中重要的一环。同学们参考了以下获奖小论文篇名,发现其中很多获奖篇名可以与诗文相对应,请你帮助完善,获取选题钥匙。
1.根据拼音写出①-④处的汉字。
2.根据提示补全(1)-(7)处的古诗文。
获奖篇名
对应诗文
《***精神内①hán__________探析: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试论②nì__________境中保尔的“新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简论<三国演义>中诸葛六出祁山的精神风范》
(3)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昆虫记>爱情观探索:以大孔雀蝶为例》
(4)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孤舟渔者独傲沧海——探究<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硬汉”形象的意③yùn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论<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斯科特抉择的悲剧色彩》
(6)君子***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选读
《苦心孤诣呕心④1ì___________血——从<傅雷家书>看中国式父爱的特点》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答案】1.①涵       ②逆       ③蕴       ④沥
2.     先天下之忧而忧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肯将衰朽惜残年     除却巫山不是云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之恶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1.①内涵:nèi hán,内在的涵养。
②逆境:nì jìng,不利的处境。
③意蕴:yì yùn,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
④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2.诗文默写题注意:一是正确理解诗文句子含义;二是准确把握题干要求,选择合适的诗文句子;三是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注意“忧、侧畔、衰朽、除却、济沧海、春蚕、蜡炬”的正确写法。
3.(2022·广东·九江初中一模)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_____,_____。(韩愈《晚春》)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托大雁传书,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3)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_____,_____。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请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曲肱而枕之     无案牍之劳形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榆荚、惟、雁、曲肱、案牍、瀚海、阑干、凝、眦”等字词容易写错。
4.(2022·安徽芜湖·一模)默写。
(1)须晴日,看红妆素裹,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2)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在社会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夕,我们常借用许浑《咸阳城东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