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10 文言文阅读-八年级(知识清单)-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学历案(部编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3页8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10 文言文阅读-八年级(知识清单)-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学历案(部编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0 中考复****之文言文阅读-八年级(知识清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之《三峡》
1.文题解读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题目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
2.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3.知识链接
《水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记述江河分布的地理专著,旧说是汉末桑钦所作。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便为之作注,使原文内容大为丰富起来,所以叫作《水经注》。这部书兼有科学性与文学性,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地理著作。郦道元注《水经》跟一般注书不同,《水经注》中有的引证古籍,有的结合描述亲身见闻,把祖国的河流所经过的重要地区的民情****俗、民间传奇、历史故事穿插其中,内容非常丰富,字数比原文多出几十倍。每条注文几乎都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不论是文学上还是地理上的价值,都大大地超过《水经》本身,对于后世散文的影响很大。
4.文本解读
原文
课本注释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译文】
在七百里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重重的峭壁,遮天蔽日。若不是在正午或者半夜,看不见日月。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其间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没有这么快。
〔沿溯阻绝〕意思是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春冬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回响着猿啼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极高的山峰。
〔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良〕甚,很。
〔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肃〕肃杀,凄寒。
〔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响〕回声。
〔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巴东〕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之《短文二篇》
1.文题解读
《答谢中书书》“答”是“回复”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第二个“书”,即书信。文题意为作者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记承天寺夜游》记,即游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文题点明了写作的主要内容。
2.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曾于句曲山华阳洞隐居多年。隐居期间,“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有《陶隐居集》。
苏轼(1037—1101) 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坛领袖,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