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13 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18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13 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3: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
考点13: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
【考情梳理】
记叙文阅读中,往往有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这类开放性试题,往往要求考生对所给材料准确把握,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将其迁移到答题过程中来。
【出题角度】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就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核安全问题等提出解决办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广告语等。
7.对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等进行探究发现。
这类开放性试题,答案具有多元性和不唯一性,不仅考查理解能力,而且考查表达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拓展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空间,鼓励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答题思路】
题型
答题思路
1.谈感悟类
首先,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结合题干要求写出相关感悟和启示。
2.评说类
弄清题目要求从哪个角度来发表个性化见解,自圆其说,有的放矢地答题。
3.探究类
从内容、主旨等方面切入,找出材料与选文相同或不同,相近或相反之处,最后归纳出相关结论。
4.想象类
注意从人物的具体言行出发,做到合情合理,人物的所想、所言、所行应是从原文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不要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专项练****一、(2021·安徽亳州·统考一模)
需要我做点什么吗?
李良旭
①父母已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但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我发现,每次回家,两位老人总是讪讪地问道:“需要我们给你做点什么吗?”
②我揶揄地说道:“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能帮我什么忙?”两老没被我逗乐,反而叹了一口气,他们的眼睛里有一种憧憬和向往,又有一种深深的失落。
③我忽然感到,让父母觉得自己不中用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做父母的,总希望能为孩子做点什么,这是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一种力量和信心。
④再去看望父母,母亲又讪讪地问道“需要我们给你做点什么吗?”我有些腼腆地说道:“妈,您过去做的鞋垫又柔软又暖和,可现在买的鞋垫穿不了几天就破了,一点也不适用,妈,您还能为我做一双鞋垫吗?”母亲眼睛里顿时闪烁着惊喜的光芒,连声说道:“能做!能做!”说完,母亲就开始帮我做鞋垫,母亲一下忙碌起来。
⑤父亲在一旁,看到母亲帮我做鞋垫,眼睛里满是羡慕,甚至还有一丝妒嫉。父亲讪讪地问道:你需要我做点什么吗?”我有些为难地说:“爸,家里的刀已钝了,过去家里的菜刀一直是您磨的,现在您还能磨吗?”爸爸兴奋地说道:“能啊!能啊!我磨的刀,刀口既锋利又好用,记着,下次来把菜刀带来,我帮你磨,保证好用!”父亲边说,还边向我比划着磨刀的动作,惟妙惟肖。
⑥听说我有事需要父母帮忙,家里时萦绕着一种喜庆气氛,屋子里,有了一缕明媚和甜蜜。
⑦从此,每次回家,母亲总是一边做着鞋垫,一边拿出一双双鞋垫,说道:“这双是你的,这双是媳妇的,这双是孙子的,这双是孙媳妇的。”拿着这一双双母亲亲手做的鞋垫,我连忙说道:“妈,您慢慢做,别累了。”母亲含嗔道:“我一点都不累,孩子啊,不知怎地,自从我给你们做鞋垫,这日子每天过得都是那么充实和有趣,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母亲说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⑧厨房里,传来一阵阵“霍、霍”声,声音很有节奏,像一段慷慨激昂的旋律。那是父亲正在磨刀。听得出,父亲磨得很有力,还像我小时候听到父亲的磨刀声。
⑨听着、听着,我的眼睛忽然有些湿润了。我多想就这样一直听到父亲这“霍、霍”磨刀声。这声音听起来就像是父亲那有力的心跳;我多想让母亲一直为我们做着鞋垫,那鞋垫,永远流淌着母亲的体温。
⑩如果说这世上的孝有千万种,那么,这种“啃”老,也是一种孝。它“啃”出了亲情、“啃”出了关爱、“啃”出了天长地久的温暖和感动。
1.根据提示概括文中“我”与父母的情感变化。
“我”一一
初次请求父母帮忙时: 看到父母卖力帮忙时:
父母——
孩子说不需要帮忙时: 孩子拜托帮忙时:
2.请按要求赏析。
①我揶揄地说道:“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能帮我什么忙?”(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