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冲击,相关部门积极化危为机,引导、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加深与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企业通过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化、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的上述措施进一步佐证了( )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新事物的产生是建立在旧事物灭亡的基础上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建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总书记评价道,谷文昌种树,可能难以立即看到成效;但努力几十年,曾经的“潜绩”,就变成了最大的“显绩”。启示我们在处理“显绩”和“潜绩”关系时应( )
①抓住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②统一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在斗争性中把握共同一性
③看到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推动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积极推动“显绩”和“潜绩”作为矛盾双方走向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印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高考的成功绝不是考场上的灵光乍现,而是源于平时艰难困厄练就的坚韧顽强,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坚守不舍之气,方能赢得始终。——摘自某同学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的发言。高三学子从中的收获应有( )
①抓住机遇,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②坚定信心,发展的道路一片光明
③百折不挠,勇敢地面对各种考验
④注重积累,成功总是从量变开始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中最精彩动人的故事之一。宋江三打祝家庄,前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经调查情形,改变了方法,摸清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伏兵,第三次就打了胜仗。***称赞“三打祝家庄是辩证法的生动体现”。这是因为( )
A.前两次失败之后的第三次胜利,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B.故事“三打祝家庄”说明事物曲折发展的根源在于认识的反复性
C.在“三打祝家庄”中,敌我双方的胜负转化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
D.拆散联盟,布置伏兵,取得胜利,说明抓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永定河见证了北京城的发展历史。20世纪末,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全流域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原因,永定河北京段基本干涸。如今,随着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和“引黄入京”生态补水的实施,北京段实现了全线通水,“卢沟晓月”美景重现。永定河治理工程的实施( )
①实现了主次矛盾的转化,使永定河北京段由基本干涸到全线通水
②改变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用“远水”解了“近渴”
③得益于统筹规划、协同治理,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④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说明生态修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治疗新冠感染者的实践中,医生发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阻断病毒,减缓症状。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在应对疾病方面各有所长,应坚持优势互补。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的哲学依据是( )
①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中西医发展
③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
④部分功能之和会小于整体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某省新高考采取“3+1+2”的模式。该省于2019年7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