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变革到春秋末年时达到质变。”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春秋争霸战争 B “战国七雄”出现
C.各国通过变法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 D.周王室更加衰微
2.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3.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田界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4.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这表明孝文帝
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俗 B.注重对汉文化的研****C.改革了本族传统教育方式 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
5.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人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 孝文帝在改革中
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6.《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性已久,容或不 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准确的是
A.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7.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8.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重要目的是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 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9.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 经营活动。与之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农田水利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免役法
10.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 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1.1908年梁启超著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这表明梁启超
A.希望从历史中找到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 B.期待光绪皇帝能以宋神宗为改革的榜样
C.为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提供历史依据 D.把王安石打扮成追求民主政治改革先师
12.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形容说“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