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5月)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0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5月)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2.《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
3.《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
A.中央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地方行政制度
4.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中#国教#育出#版网]
C.汉 D.唐
5.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6.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7.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中教网]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8.“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  )
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
9*******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
A.通判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
10.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11.“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刚刚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