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137 KB

手机浏览
1/16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介绍:
1
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商鞅变法时期推行家庭分异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汉代提倡家庭和睦,出现一些父子兄弟同产共居的大家庭。自两汉以后,更是形成一些累世同居的义门大族,家庭人数达数百人。这一变化反映出
A.儒学教化功能增强 B.门阀士族力量壮大 C.田庄经济得到发展D.小自耕农逐渐衰退
2.“商君遗礼,弃仁思,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子壮到出赞。”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3.如图是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商鞅铜方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爱积十六尊(寸)五分尊(す)之一为升”。图中的底部铭文为“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款疑者,皆明壹之”。对此文物解读正确的是
①可实证商鞅统一度量衡②反映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③图中的铭文为小篆字体④便利各地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4.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俗彻底划清界限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 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 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6.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7.《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②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北魏统一北方后,统治面临着深重的危机,具体表现是
①社会矛盾激化②民族矛盾尖锐③人民起义不断④争权夺利频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
9.太和九年(485年)北魏政府颁布诏令,给每户农民授田,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其中露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政府。桑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政府,也可以买卖…政府推行的这种土地制度是
A.占田制B.井田制C.屯田制D.均田制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D.倡导严刑峻法
11.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加重了农民的负担C.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D.以失败而告终
12.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14.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
A.触动保守旧官僚的利益 B.后期失去皇帝支持C.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 D.用人不当
4
15.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A.青苗法 保甲法 B.均输法 保甲法
C.市易法 将兵法 D.免役法 保马法
16.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