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3月8日)历史周测试题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2 KB

手机浏览
1/12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3月8日)历史周测试题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1
育才学校高二历史第二次周测试卷(3月8日)
范围:选修一第二单元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  )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  )
A. 出现的根本原因 B. 代表的阶级利益
C. 产生的社会影响 D. 改革的具体措施
3.《商鞅列传》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最后无处可去的商鞅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秦国(  )
A. 变法深入贯彻 B. 变法违背民意
2
C. 变法阻力重重 D. 变法最终失败
4.“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影响深远 B. 体恤百姓
C. 改革彻底 D. 法令严酷
5.“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秦人对商鞅变法如此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
A. 损害了秦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 遭到秦国贵族的激烈反对
C. 刑罚过于严酷,人们深受其害 D. 使各个阶层受到很大冲击
6.“(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 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 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 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7.“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主要是因为( )
A.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贵族的势力被铲除
3
C. 取信于民 D. 改革成效显著
8.“至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这使秦国( )
A.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B. 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
C. 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D. 发展了商品经济
9.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秦国统治者的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B. 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C. 东方六国君主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10.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
A.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C.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4
D.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11.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 移风易俗 B. 富国强兵
C. 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D. 重农抑商
12.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 奖励军功 B. 奖励耕织
C. 焚烧诗书 D. 连坐法和告奸制度
13.公元前340年,秦国都城咸阳某客舍的老板收留了一位没有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结果两人都被以“奸人”罪论处。实施这种惩罚的主要依据是( )
A. 什伍制 B. 连坐制
C. 分异令 D. 塞私门之请
14.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  )
A. 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 B.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5
C. 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 D. 社会动荡,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