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北省邯郸市学本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练习卷历史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6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河北省邯郸市学本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练习卷历史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1页,共16页
第2页,共16页
学本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练****卷二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顾准认为“如果着重于‘僭主’一词的篡夺者或僭窃者的意义,那么,我国战国时代分晋的三家韩、魏、赵是僭主,取代姜齐的田成子是僭主,崛起于草莽的刘邦也是僭主。”“文武周公的道统,从殷商‘法统’的观念看,又何尝不是僭主?”然而,中国有“僭主”之实,为何没有“僭主”之名呢。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 篡夺政权被视为大逆不道 B. 实力成为君权合法的重要条件
C. 古代天命观思想深入人心 D. 国家大一统成为历史发展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B.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D.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荀子“一方面认为‘君子’和‘小人’有共同的本性,是可以相互对换的。而另一个方面又主张,君子与小人、贵与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严格界限。”《荀子•富国篇》又说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这一思想(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反映儒学理念深入人心
C. 符合了社会转型的要求 D. 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如图为秦始皇陵墓出土的秦权。目前国内北至内蒙古奈曼旗(燕国故地),南至江苏盱眙(楚国故地),东至山东邹城(齐国故地),西至甘肃秦安(秦国故地),出土了大量的秦权、秦量(秦朝统一铸造的衡器、量器),其上均刻有皇帝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些文物表明秦朝政府致力于(  )
A. 加强对各地的有效管辖 B. 防范六国旧贵族的反抗
C. 保证改革政策贯彻落实 D.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材料反映了( )
A. 农业手工业相互结合 B. 田庄经济多样化经营
C. 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 D. 小农经济的基础作用
如表是汉代朝廷通过合议方式讨论国家政事时所引以裁决的理据。
表 汉代集议所引理据考
第2页,共16页
第2页,共16页
时期
议题
理据
内容
汉文帝
民政•议可以佐百姓之急
灾异
阴阳不调,日月薄蚀,年谷不登,大遭旱蝗饥馑之害,谪见天地,灾及万民
汉武帝
礼法•议尊宝鼎
祥瑞
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
汉光武帝
人事•议郡守不宜频更
灾异
六年有日食之异
据此可以判断汉代(  )
A. 民间迷信思想的盛行 B. “天人感应”观念普遍流行
C. 皇权政治的神秘色彩 D. 政事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 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 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 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
如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
时期
内容
出处
北魏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
《魏书•食货志》
隋朝
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
《隋书•食货志》
唐朝
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册府元龟》
A. 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 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C. 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 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魏晋时期,有人指责佛教沙门剃发,抛弃妻子,不讲孝道。对此,佛教回应“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其亲”,认为僧尼出家并不是抛弃妻子,不忠不孝,而是用更大的荣光和成就使家族和国家得到好处。这反映了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学的发展遭遇社会危机
C. 佛教积极地融入本土文化 D. 思想界出现“三教合流”
唐开元年间,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凡一切政令,包括皇帝诏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并加盖印章方能生效颁行。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
A. 实现了对皇权的有效制衡 B. 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督
C. 废除了尚书省及下属六部 D. 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第3页,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