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林州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49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河南省林州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林州第一高级中学校2019级高二4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中国史;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遗址,有青铜礼乐器、青铜近战兵器铜渣坩埚碎片等出土。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B.自然经济古据经济主导地位
C.金属器具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应用 D.青铜器质量受到国家的重视
2.据《左传》记载,周天子分封诸侯时皆有策命,如封鲁时命以《伯禽》,封卫时命以《康浩》,封晋时命以《唐浩》,这些策命的内容大多是说明封赏的原因、具体的赏赐和对诸侯进行教导与勉励。周天子的策命
A.剥夺了诸侯再次分封的权利 B.显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C.意在明确君臣关系以巩固政权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往往“以王命讨不庭(打着天子的旗号,讨伐不朝于王庭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相标榜。相应地,讨论天下如何“定于一”也成为各家各派的中心话题。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华夏文化认同广泛
C.‘华夷观念影响深远 D.礼乐制度根深蒂固
4.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主张中的
A.仁 B.礼 C.中庸 D.德治
5.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改革,“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赋税征收标准变革的主要因素是
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 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
C.社会形势的变化 D.弥补财政的亏空
6.前赵的建立者刘曜(匈奴人)大量任用汉人为官,又在长安设立学校,选聘名儒传授汉族传统文化,学****汉族的典章制度。这些措施
A.保证了前赵政权的统治 B.丧失了匈奴的民族个性
C.推动了汉匈两族的交融 D.融洽了北方的民族关系
7.汉武帝时期,由国家统一招募煮盐的户主,盐户负担煮盐费用,官府负责提供煮盐的“牢盆”,并收购和销售盐户煮成的盐。这一做法
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 B.强化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C.实现社会治理效益的最优化 D.排除民间力量参与食盐生产
8.据《史记》记载,西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而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江南的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9.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做法是
A.尊崇佛教等外来宗教 B.任用突厥首领管理东突厥故地
C.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D.首开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联系
10.在《唐书》所记载的830名进士的比例为:士族子弟占71%,寒素子弟占16%,小姓子弟13%。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 B.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11.后晋节度使安重荣喊出“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的狂言。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采取的措施是
A.中央设三省六部 B.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C.地方设通判监督 D.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12.有学者指出:“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以经济为中心的变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时,这场缺乏政治支持的经济改革开始举步维艰,趋向失败,而且前期的改革成果也难以维持。”该学者意在强调
A.统筹规划决定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B.王安石变法仅限于经济领域
C.统治者支持是变法成功的关键 D.变法必须先从政治领域启动
13.契丹骑射、吐蕃马术、日本棋艺等深受唐人喜爱。参加体育活动的包括宫廷妃嫔、贵族妇女、宫女、优伶以及广大平民妇女等各个阶层,其所涉及的体育活动内容也几乎与男子无异,如马球、蹴鞠、秋千、武术、射箭、舞蹈、拔河等。这表明当时
A.中外文明互鉴交融 B.尚武精神推动妇女解放
C.社会风气开放多元 D.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4.王安石《周公论》载:“立善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者则一国兴。"据此王安石变法中“善法”的出发点是
A.推动社会转型 B.加强中央集权 C.整顿官僚机构 D.实现富国强兵
15.我国南宋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位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典籍所作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