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第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3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第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第1页
巩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高二4月份月考试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
A.粮食生产极其发达的社会现实 B.官营青铜冶炼铸造业技术高超
C.维护奴隶制等级制的基本诉求 D.夏商周宗法、分封的基本内容
2.商代青铜器上常用纹饰是以饕餮纹、夔龙纹、虎纹、云雷纹为主,体现了狰狞之美。春秋战国时代青铜纹饰的内容则以现世生活的写实场面为主要题材,如采桑、宴乐、射礼、水陆攻战等。青铜纹饰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铸造工艺的进步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生产关系的变革 D.人本观念的凸显
3.春秋初期,秦、晋、楚等诸侯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设为县,作为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到春秋后期,诸侯国把县制推行到内地。这主要表明(  )
A.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形成 B.先秦时期兼并战争频繁
C.郡县制首先在边疆形成 D.分封制度在春秋时崩溃
4.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封君制。战国历史上有几位著名的封君,如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申君等,都有较大面积的封地,但在其封地内,只有衣食租税之权,而非有土有民。这反映了(  )
A.封建宗法观念不断增强 B.国家形态处于转型时期
C.各国变法下的自我调节 D.布衣卿相时代逐渐到来
第3页
5.宋朝监司是地方州县的统领、监控机构,在实际中与中书省、枢密院接触密切。御史台、谏院为中央专门监察机构,对监司等地方各级官员有按察权力,同时还掌管监司的考课、复核工作。这一体制(  )
A.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B.开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C.有利于维护专制集权统治 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6.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  )
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 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 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
7.秦汉两朝28位皇帝中以嫡长太子身份继位的只有四人,东汉12帝中无一人是真正的嫡长子继承。这表明,秦汉时期(  )
A.相权过大破坏嫡长子继承制 B.皇位继承制度屡遭破坏
C.皇位世袭制度激化皇室矛盾 D.太子继承大统制度消亡
8.汉武帝在道诏书中再次强调识别人才的重要性: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缇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跞驰之土,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汉武帝旨在(  )
A.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B.消除贵族势力
C.顺利推行察举制度 D.加强丞相权位
9.《史记·平准书》中留下了西汉时期“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的记载;《汉书·严延年传》中也有“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的记录。这种现象(  )
A.源于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 B.埋下了王国割据问题的隐患
C.改变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D.影响了汉代治国方略的调整
10.有学者对山西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北魏晚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族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男戴风帽,女性高髻包巾,身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的民族服饰;而鲜卑贵族的墓葬形制是方形弧边四角攒尖顶的砖室墓,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第3页
A.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 B.统治者 “封建化 ”的结果
C.三教合一推动民众****俗趋同 D.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11.唐朝吏部选官标准,据《通典》记载主要有四条:“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词辨正;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材料说明(  )
A.科举制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B.封建选官制度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C.政府重视教育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D.中央执行机构分工负责相互监督
12.明代,不经内阁票拟而直接自宫中下发的旨意,称为“中旨”。明武宗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曾“矫中旨诘责数百言,令廷臣议罪”,打击朝中文官。该现象产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