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2.本试卷的作答一律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按涂写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作答不能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直接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答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Mg24 Ca40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題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西瓜榨汁 B. 菜刀生锈 C. 瓷碗破碎 D. 湿衣晾干 【答案】B 【解析】 【详解】A、西瓜榨汁只是西瓜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物质---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湿衣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份是氮气,故选:B。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泥水 B. 倾倒液体 C. 滴加药品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未用玻璃棒进行引流,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为唤起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国际上将每年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是 A.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任意排放 C. 水电解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溶液中水、酒精、汽油等均可作溶剂,其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某物质的溶液,不特别指明溶剂的话,溶剂就是水,故A正确; B、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后就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该做法错误,不利于水资源保护,故B错误; C、在电解水时,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 D、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缺乏,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因此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D错误。 故选A。 5.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 A. 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 B. 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C. 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D. 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方便面从衡阳带到西藏,西藏属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故饼干包装袋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而饼干的体积、气体分子的体积和个数不会变化。 故选D。 6.在化学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非常重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硫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热量,故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产生白烟,不是白雾,故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D、氧化铁是红色的,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故错误;故选A。 7.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出于此。雌黄中S的化合价是-2,则As的化合价为() A. +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