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试题 本试题分选择题48分;非选择题102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县(市、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4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 1.的结果是( ) A. B. 2020 C. D. -20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解:.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熟知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是解题关键.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解:∵A中的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 ∴A中的图象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A不正确; ∵B中的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 ∴B中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B正确; ∵C中的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 ∴C中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C不正确; ∵D中的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 ∴D中的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A.,该项不符合题意; B.,该项符合题意; C.,该项不符合题意; D.,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 4.如图1是用5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若由图1变化至图2,则三视图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主视图 B. 主视图和左视图 C. 主视图和俯视图 D. 左视图和俯视图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 【详解】解: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都是第一层一个小正方形,第二层是三个小正方形,从左边看第一层是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 5.为提升学生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李老师调查了全班学生在一周内的做饭次数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 一周做饭次数 4 5 6 7 8 人数 7 6 12 10 5 那么一周内该班学生的平均做饭次数为( )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详解】解:==6,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6.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8米后向左转45°,再沿直线前进8米,又向左转45°……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共走路程为( ) A. 80米 B. 96米 C. 64米 D. 48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他需要转360÷45=8次才会回到原点,所以一共走了8×8=64米.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求多边形的边数.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7.函数和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