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 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综合测评(原卷板+解析版).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39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 1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21·湖南怀化期末)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观察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原与周边民族的互动、中原区域的扩展等,反映的主题是农耕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故选B项;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材料中的双向箭头不符,排除A项;华夏的崛起与兴盛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题,排除C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不能互补,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3.(2021·四川泸州二诊)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理学的形成(  )
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B.成为了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C.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D.标志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并结合理学特点可知,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故选A项;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近代
- 3 -
进步思想的先声,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排除C项;汉武帝尊崇儒术,促使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排除D项。
4.下表中的文献记载关注的共同主题是(  )
内容
出处
“君子进德修业”
《周易》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
“诊病不审,是谓失常”
《黄帝内经》
A.职业道德      B.文化教育
C.治国理念 D.军事策略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君子进德修业”指的是君子要提升道德,建立功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的是君主要修身正己、自我节制;“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指的是将领要智、信、仁、勇、严集一身;“诊病不审,是谓失常”指的是医生诊病救人要详细周密。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四句话是对不同人群的不同职业道德的要求,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君子、君主、将领、医生的道德要求,未涉及文化教育、治国理念、军事策略,故排除B、C、D三项。
5.从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