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后汉书》记载:“孔子曰:‘性相近也****相远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这表明
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D.儒家政治理想已不适合时代
2.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断方式,董仲舒曾收集整理了232个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这表明汉代
A.推行礼法并用 B.关注人情冷暖
C.弱化宗法观念 D.强化法制体系
3.从汉武帝开始,汉代统治者均把兴学作为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汉书》《后汉书》列入《循吏传》中的官员几乎都在地方办学方面作出了突出政绩。汉代统治者此举意在
A.扩大地方官吏的来源 B.宣扬儒学的教化功能
C.推动教育发展平民化 D.完善官员的考核机制
4.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材料说明
A.清代重视基层教化与文化发展 B.中国清代乡村实行宗族自治
C.清代儒家思想在乡村实现普及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5.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李忠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太守,……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李忠的这一举措
A.有利于汉朝太学规模的扩大 B.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C.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 D.标志着汉代私塾教育的兴起
6.“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俗。”,这主要体现于罗马法
A.完全摒弃了****惯法 B.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D.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7.罗马法规定;倘若任何人杀死属于他人之男女奴隶或可牧之畜,则他须偿付被损害物于损害前一年中的最高价值。倘任何人由焚烧、折损或折断造成他人的的不法侵害,那么无论争讼之物是什么,都应赔偿其在尔后30日内的价值。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诉讼的形式 B.把奴隶等同于畜生
C.深受****惯法的影响 D.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8.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由此可知《民法典》
A.旨在打击王党复辟维护共和体制 B.以法律形式维护了革命成果
C.为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提供法律依据 D.否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
9.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关于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资产阶级提出自己的法律原则 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和原则
C.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 D.资产阶级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10.2015年*******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这反映出
A.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