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19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文化等-2021届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与真题演练.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51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19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文化等-2021届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与真题演练.docx
文档介绍:
1
2021届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清单及真题演练
专题十九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文化等
第一部分 必背知识清单
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民族区域自治
确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香港、澳门回归
指导方针:“一国两制”
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意义:①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②促成了香港、澳门回归,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香港回归:199年7月1日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关系改善
(1)基本方针:在***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二、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时间: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求同存异”方针提出
(1)提出:1955年,***在万隆会议(第一次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
2
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提出。
(2)影响: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1971年10月。
2.概况: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
(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中美建交
1.时间:1979年。(尼克松访华在1972年,直到1979年才建交)
2.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1)中国方面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
(2)美国方面
①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②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全球战略收缩,出于战略平衡考虑希望改善中美关系
3.经过
(1)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影响:
(1)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