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7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题专项突破.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7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题专项突破.docx
文档介绍:
第1页,共12页
第12页,共12页
专题07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倡导在中国实行“自强”运动。鼓励西方投资修建铁路,甚至在他们管辖的省份中建立工厂,并且使他们自己的军队现代化。但他们只想保持现存的秩序而不是从根本上改造它……1895年,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令人震惊的失败了。
--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中国沉重的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不能停留在老样子上,应该有所变革……革命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甲午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真正开端。--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头禅……旧道德、旧****俗、旧文学、旧的社会关系都受到贬义性的攻击,这次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材料一中“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有哪些?(列举一位)。依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的局限性。
(2) 材料二认为推动中国变革的两股力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并指出两股力量分别推动的两次变革。
(3) 材料三中“这次思想革命”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4) 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向西方学****的历程。
第13页,共12页
第2页,共12页
【复兴路上的不懈探索】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着列强的欺凌与侮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1)近代复兴路上第一次探索开始于什么事件?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震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人被迫“开眼看世界”。希望从国外找到医治中国的良药……
(2)从国外找到的医治中国的良药是什么?这剂“良药”的最主要“药引”是什么?试列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阔步前行。
(3)“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在哪儿?
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探索史。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出自《李鸿章全集》
材料三:甲午战败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四:面对中国民众焚毁教堂,攻击教士、教民行为,列强一方面敦促清政府予以***,一方面派军队到中国进行干涉,且不顾清政府的态度,强行进军中国。
(1) 根据所学回答材料一中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什么?
(2) 为了达到“西人即可敛手”的目的,李鸿章等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材料三中“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的具体表现?
(4) 阅读材料四根据所学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有哪些历史史实?
(5) 面对中国近代历史对你有哪些感悟?
第3页,共12页
第4页,共12页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为不变之说者,犹曰守古守古,坐视其因循废弛,而漠然无所动于中。呜呼,可不谓大惑不解者乎?”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
材料三: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等人“治旧国必用新法”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了,你怎么看待梁启超等人的这些行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