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3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14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发给***第二封电报:“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勤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电报发出后,时任《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国民党想要制造什么样的空气( )
A.国民党想要发动内战
B.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C.国民党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D.国共合作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1945年8月20日”“来渝谈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想要制造的空气是国民党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2.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解放区有100多万农民参军,华北解放区有近100万农民参军;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民兵,民兵参战者200多万人,作战10多万次,共歼敌20多万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共产党的宣传动员
B.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C.解放区农民为了保护土地改革的成果
D.共产党士兵生活水平高于国民党
第3页(共43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答】1946﹣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故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以及意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表明( )
A.我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入农村
B.解放区已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C.国民党军队士气和战斗力低下
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可知,这首歌谣反映了民众对解放战争的支援,民众的大力支援是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
4.国民党某要员称:“要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现在动人手术也不是时候,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许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该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北平和谈 D.巴黎和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重庆谈判的结果的相关史实。
【解答】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据“要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现在动人手术也不是时候,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许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重庆谈判,选项B符合题意。
第3页(共43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