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点04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1.0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点04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
文档介绍:
(一)明朝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1)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3)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4)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在实现大权独揽之后,朱元章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3.科举考试的变化
(1)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2)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4.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1)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1)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3)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4)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2)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3)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三)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科技名著
(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