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产业转移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51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产业转移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新课标)
【产业发展】:产业转移
下图为2001—2018年我国部分地区间工业产业相对转移程度统计曲线图(正值为转入,负值为转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中游工业产业相对转移的特征是(   )
A.承接的产业在持续增长 B.承接产业转移的年际变化最大
C.前期产业转出,后期产业转入 D.后期承接产业转入的波动减小
2.2007—2013年工业产业相对转移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是(   )
A.加剧人口流出 B.增加就业机会 C.改善环境质量 D.减少黑土冲刷
3.2013年以后南部沿海工业产业相对转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工业智能化发展 B.劳动力成本降低 C.国家政策支持 D.市场需求多样化
【答案】1.D   2.B  3.A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黄河中游工业产业相对转移程度统计曲线整体来看,多为正值,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承接产业转移程度在2007年以前波动上升,在2007年以后波动下降,相对其他两个地区,年际变化相对较小,后期的波动减小,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007—2013年东北地区工业产业转移以转入为主,能够促进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B正确;减少人口流出,A错误;可能会降低东北地区的环境质量,C错误;工业发展对黑土冲刷直接影响小,D错误。故选B。
3.2013年以后南部沿海出现了产业回流现象,主要是由于工业智能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减少,A正确;南部沿海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B错误;国家政策一直支持南部沿海发展,C错误;市场需求多样化,不一定会吸引产业回流,D错误。故选A。
我国华北某省会城市,城区人口430万,规划构建“一主、四辅、一带”的城市空间结构(下图),“一主”指主城区内做“减法”,“四辅”是指甲、乙、丙、丁四个组团城区,“一带”指沿河生态经济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主城区内的“减法”是指(   )
A.减少公共服务设施 B.转移低端低效产业
C.大量迁出城区人口 D.疏解省会职能
5.沿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核心是(   )
A.生态为先 B.交通先行 C.科技引领 D.厂房建设
6.甲、乙、丙、丁四个组团城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分别是(   )
A.休闲养生基地、化工制药基地、物流仓储基地、装备制造基地
B.装备制造基地、休闲养生基地、化工制药基地、物流仓储基地
C.物流仓储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化工制药基地、休闲养生基地
D.休闲养生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化工制药基地、物流仓储基地
【答案】4.B    5.A    6.D
【解析】4.减少公共服务设施,会降低了居民生活舒适性,制约城市发展,A错误;主城区转移低端低效产业,能够促进主城区产业升级,B正确;大量迁出城区人口,会制约城区发展,C错误;省会城市不能疏解省会职能,D错误。故选B。
5.沿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核心是生态为主,在保护好河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且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破坏河流生态环境,A正确;从图中可知,沿河经济带两侧交通基础较好,故交通先行不是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核心,B错误;凭借科技引领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保障,而不是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核心,C错误;厂房建设突出了发展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