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10.2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四川省自贡市初2021届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二)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
1. 某同学为历史小讲堂搜集了以下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的学****主题是
A. 文学艺术发展 B. 中外交通发达 C. 中外文化交流 D. 民族关系交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等信息可知,三人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C正确;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佛教文化,玄奘西行其目的是学****佛学文化,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外联系,与文学艺术、中外交通、民族关系无关,故A、B、D排除。
2. 据《宋史 ・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州县长官也由文臣担任。据此可知宋朝政治的特点
A. 文官政治 B. 君主专制 C. 分化事权 D. 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州县长官也由文臣担任”可知,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员,这是宋朝时重文轻武的表现。地方官员也由文臣担当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宋朝皇帝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文官政治是表面现象,A错误;君主专制从秦始皇建立开始就是各朝代的基本特点,材料不能体现,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错误;宋朝时期对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进行分割胶分化事权,材料没有体现,C错误。
3. 北宋时期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 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上述现象表明
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C. 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等因素,我国江南地区逐渐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经济得到开发,到“北宋时期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当时的苏、湖、常、秀(秀水, 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故选D,排除A;B是出现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4. 以下史实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A. 加强了对西北有效治理 B.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 推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D. 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军民各项事务,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与***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可知两个朝代都是通过在边疆地区设立机构进行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B;西藏是西南,A错误;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材料体现民族关系,C错误;材料不但有清朝还体现元朝,D说法不全面,排除。
5. 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由海路抵达广州,经泉州、杭州北上,在大都居住三年后,由 陆路经西藏、中亚回到欧洲,并著游记***。你认为当时最有可能是
A. 北宋 B. 南宋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在“大都居住三年”可知大都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在元朝时是首都,故当时最有可能是元朝,答案为C;北宋时今天的北京叫大名府,排除A;南宋时北京属于金国,B
错误;清朝定都在北京,当时叫京师,D错误。
6. 央视一套《典籍里的中国》激发了中学生学****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 书籍进行了分类,其中处可选的是
历史类:《史记》《资治通鉴》
医药类:《千金方》《_____》
文学类:《三国演义》《红楼梦》
A. 《梦溪笔谈》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有大量历史类、医药类、文学类的书籍,其中医药类的有《千金方》《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故选D;A是科技类著作,排除;B是农业类,排除;C是总结农业手工业技术经验的著作,排除。
7. 与下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戚继光杭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雅克萨之战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图片“1662年,荷兰军队、台湾海峡”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B正确;戚继光的成就是抗倭,A错误;雅克萨之战是对俄战争,C错误;左宗棠收复新疆,主要是反抗阿古柏的侵略,D与题意不符。
8. 1871年曾国藩《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中“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