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
(一)
经典国学再现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我是小助手
谆谆: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
逢:遇到。
一字值千金:同“一字千金”。最早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义为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我是小翻译
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广泛搜集押韵的文字汇编成“增广”,让你你见多识广。
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没有古代就没有现在。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会别人的感受。
酒要与了解自己的人去喝,诗要向懂得的人去说。
认识的人很多,可彼此知心的没有几个。
离水近能了解鱼的情况,常在山中能分辨各种鸟的声音。
运气不好时金子可能变成铁,运气到来时铁也可能变成金。
读书只有下苦工夫,才会有文辞精妙、一字千金的文章。
考考你的智慧
1.打仗时,要想打败敌方,要做到什么?从选文中找出四个字来回答。
2.“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这句话强调了 的作用。
3.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
弘扬传统文化
宋太宗读书
现在是古代的延续,我们借鉴古人的经验,处理现在的事情。
宋朝的皇帝宋太宗特别喜爱读书,尤其喜欢读史书,以使自己能从书中了解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道理,指导自己处理国事。
宋太宗一直每天坚持读书,从不间断。当时,宋太宗命文臣李昉等人编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卷》。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本巨著完成后,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到三卷,有时政务太忙未能读完,次日定要抽空补上。一年内他就把厚厚的一本《太平总类》读完了。宋太宗曾有言:“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我喜欢读书,从书中我能得到许多乐趣,益处多多,我并不觉得劳神。
宋太宗从《太平总类》中了解大量史事,记下了许多古代圣贤们的治国名言,很受启发,处理国事日渐得心应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借古通今,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处理事情更得心应手。
(二)
经典国学再现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我是小助手
逢:遇见。
岫:山峰。
我是小翻译
与人说话只能说三分,不能把内心的想法全部告诉别人。
有意栽花花不一定能开,无意插柳柳树可能长得很茂盛。
龙和虎的形态好画,却难以画出它们的骨骼。了解人的表面很容易,但了解人的内心却十分困难。
钱财像粪土一般微不足道,仁义道德价值千金。
流水从滩头泻下来并并不是特意这样做的,白云从山峰间飘出来也是自然现象罢了。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久了才会明了一个人心地的好坏。
马行走无力是由于它身体瘦弱,人不风流潇洒只是因为他穷困。
考考你的智慧
1.“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下面说法合适的是( )
A.谨慎、小心 B.包容忍让 C.接纳一切
2.“钱财如粪土”这句话是说钱财像粪土一样吗?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告诉你什么道理呢?
弘扬传统文化
路遥和马力的故事
我们只有在相处中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好坏。
路遥和马力都是宋朝人。
当时,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