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初中数学专题12 函数图象的分析与辨析【考点精讲】(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8页1.3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初中数学专题12 函数图象的分析与辨析【考点精讲】(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12 函数图象的分析与辨析
知识导航
题型精讲
题型一:根据函数性质判断函数图象或结论
【例1】(2021·四川中考真题)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B.函数的最大值为
C.当时, D.
【答案】D
【分析】
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抛物线的对称轴位置和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可判断a、b、c的符号,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到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0),从而分别判断各选项.
【详解】
解:∵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即b=2a,则b<0,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
∴c>0,
则abc>0,故A正确;
当x=-1时,y取最大值为,故B正确;
由于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
则点(1,0)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为(-3,0),
即抛物线与x轴交于(1,0),(-3,0),
∴当时,,故C正确;
由图像可知:当x=-2时,y>0,
即,故D错误;
故选D.
【例2】(2021·山东中考真题)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
逐一分析四个选项,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以及对称轴与y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a、b的正负性,由此即可得出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A. ∵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在y轴左侧,
∴a<0,b<0,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二、三、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 ∵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
∴a>0,b<0,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三、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C. ∵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在y轴左侧,
∴a<0,b<0,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二、三、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
D. ∵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在y轴左侧,
∴a<0,b<0,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二、三、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题型训练
1.(2020•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函数y=ax+a(a≠0)的图象过点P(1,2),则该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分析】求得解析式即可判断.
【解析】∵函数y=ax+a(a≠0)的图象过点P(1,2),
∴2=a+a,解得a=1,
∴y=x+1,
∴直线交y轴的正半轴,且过点(1,2),
故选:A.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2021·江苏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②>0;③;④不等式<0的解集为1≤<3,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A
【分析】
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于x轴的交点情况、对称轴的知识可判①②③的正误,再根据函数图象的特征确定出函数的解析式,进而确定不等式,最后求解不等式即可判定④.
【详解】
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a>0,故①正确;
∵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0,故②错误
∵由抛物线可知图象过(1,1),且过点(3,3)
∴8a+2b=2
∴4a+b=1,故③错误;
由抛物线可知顶点坐标为(1,1),且过点(3,3)
则抛物线与直线y=x交于这两点
∴<0可化为,
根据图象,解得:1<x<3
故④错误.
故选A.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题型二:根据实际情境判断函数图象或结论
【例3】(2020•齐齐哈尔)李强同学去登山,先匀速登上山顶,原地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匀速下山,上山的速度小于下山的速度.在登山过程中,他行走的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判断,先匀速登上山顶,原地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以排除A和C,又匀速下山,上山的速度小于下山的速度,排除D,进而可以判断.
【解析】因为登山过程可知:
先匀速登上山顶,原地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匀速下山,上山的速度小于下山的速度.
所以在登山过程中,他行走的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大致图象是B.
故选:B.
【例4】(2020•遵义)新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远远甩在后头.骄傲自满的兔子觉得自己遥遥领先,就躺在路边呼呼大睡起来.当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超过它,于是奋力直追,最后同时到达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路程,t为赛跑时间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