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解析版.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6页41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的相反数是(  )
A.﹣6 B.6 C.±6 D.
2.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湖北省常住人口约为5780万,将数578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5.780×108 B.57.80×106 C.5.780×107 D.5.780×106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图中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7a3﹣3a2=4a B.(a2)3=a5
C.a6÷a3=a2 D.﹣a(﹣a+1)=a2﹣a
6.工厂从三名男工人和两名女工人中,选出两人参加技能大赛,则这两名工人恰好都是男工人的概率为(  )
A. B. C. D.
7.从,﹣,﹣这三个实数中任选两数相乘,所有积中小于2的有(  )个.
A.0 B.1 C.2 D.3
8.分式方程+1=的解是(  )
A.x=1 B.x=﹣2 C.x= D.x=2
9.某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为s,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与s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W=s B.W=20s C.W=8s D.s=
10.如图,在▱ABCD中,AB=13,AD=5,AC⊥BC,则▱ABCD的面积为(  )
A.30 B.60 C.65 D.
11.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E为BD与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E≠BD B.△ABC≌△CBD C.AC=CD D.∠ABC=∠CBD
1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3,0),顶点是(﹣1,m),则以下结论:①abc>0;②4a+2b+c>0;③若y≥c,则x≤﹣2或x≥0;④b+c=m.其中正确的有(  )个.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分解因式:a﹣ax2=   .
14.如图,已知AE∥BC,∠BAC=100°,∠DAE=50°,则∠C=   .
15.《九章算术》被尊为古代数学“群经之首”,其卷九勾股篇记载:今有圆材埋于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如图,大意是,今有一圆柱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去锯这木材,锯口深CD等于1寸,锯道AB长1尺,问圆形木材的直径是多少?(1尺=10寸)
答:圆材直径    寸.
16.古希腊数学家定义了五边形数,如下表所示,将点按照表中方式排列成五边形点阵,图形中的点的个数即五边形数;
图形

五边形数
1
5
12
22
35
51

将五边形数1,5,12,22,35,51,…,排成如下数表;
观察这个数表,则这个数表中的第八行从左至右第2个数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8个小题,共72分.
17.(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2.
18.(8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DE∥AC,AE∥BD,连接OE.求证:OE⊥AD.
19.(8分)九(1)班准备从甲、乙两名男生中选派一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分钟跳绳比赛,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对两名男生进行了八次一分钟跳绳测试.现将测试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175
a
b
93.75

175
175
180,175,170
c
(1)求a、b的值;
(2)若九(1)班选一位成绩稳定的选手参赛,你认为应选谁,请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请你运用所学统计知识,任选两个角度评价甲乙两名男生一分钟跳绳成绩谁优.
20.(8分)乡村振兴使人民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如图是怡佳新村中的两栋居民楼,小明在甲居民楼的楼顶D处观测乙居民楼楼底B处的俯角是30°,观测乙居民楼楼顶C处的仰角为15°,已知甲居民楼的高为10m,求乙居民楼的高.(参考数据:≈1.414,≈1.732,结果精确到0.1m)
21.(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斜边BC在x轴上,坐标原点是BC的中点,∠ABC=30°,BC=4,双曲线y=经过点A.
(1)求k;
(2)直线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