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人教版】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古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或规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的生物学规律是 A. 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B. 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的变异现象 【答案】A 【解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2.将鲜红的杨梅放入白酒中能浸泡出红色的杨梅酒,主要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细胞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答案】B 【解析】A.细胞壁是位于细胞膜外的一层较厚、较坚韧并略具弹性的结构,其功能是支持和保护细胞。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控制物质进出,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浸泡出红色的杨梅酒是因为酒精破坏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与题干相符,B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D不符合题意。 3. 关于绿色植物的一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时胚轴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 在一朵花中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胚珠 C. 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植物的木质部内 D. 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答案】D 【解析】A.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A正确。 B.在一朵花中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子房,B错误。 C.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韧皮部,C错误。 D.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D正确。 4. 下列动物中,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的是( ) A. 大黄鱼 B. 扬子鳄 C. 狼山鸡 D. 金丝猴 【答案】D 【解析】A.大黄鱼属于鱼类,生殖方式是卵生,A不符合题意。 B.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生殖方式是卵生,B不符合题意。 C.狼山鸡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C不符合题意。 D.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D符合题意。 5.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C. 呼吸作用对生物圈中氧气含量没有影响 D. 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A.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正确。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 C.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吸收氧气,对生物圈中氧气含量有影响,C错误。 D.呼吸作用是生物的特征,只要有生命就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6. 如图表示西红柿的几个不同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的宏观正确排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中①是果实,②是植物体,③是细胞,④是组织,所以西红柿的结构层次为③→④→①→②。故C符合题意。 7.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B. 苔藓植物出现了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