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精品解析: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1.8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精品解析: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黔西南州2020年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记录错误的是( )
A. 1m/s=3.6km/h B. 1kg=9.8N
C. 4℃时,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D. 标准大气压数值为1.013×105Pa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m/s=3.6km/h,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kg=1000g,1kg的物体重力为
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4℃时,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标准大气压数值约为1.013×105Pa ,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9年10月1日,小洋欣赏了建国70周年主题为《我的祖国》的专场音乐会。其中关于音乐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低
B. 小洋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 当长笛演奏时,是长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
D. 欣赏音乐期间,大家把手机调至静音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A.音调代表声音的高低,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高,故A不正确;
B.小洋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故B不正确;
C.吹长笛时,使笛内空气会发生振动,振动产生声音,故C正确;
D.欣赏音乐期间,手机调至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C。
3.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
D. 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正确;
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光源大小、被照物体大小等因素,故C错误;
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4.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这艘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山东舰满载排水量约5万吨,可以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山东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5×107N
B. 舰载机全部飞出后,山东舰受到的浮力不变
C. 舰载机在舰上起飞的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山东舰在海上沿直线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与水的推力是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山东舰满载排水量约5万吨,这些水的重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山东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这些水的重力,即山东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A错误;
B.根据二力平衡可知,舰载机没有飞出前,山东舰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自身和舰载机重力之和;舰载机全部飞出后,山东舰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自身重力,浮力是有变化的;
B错误;
C.舰载机在舰上起飞的过程速度是越来越大的,不是匀速运动,C错误;
D.山东舰在海上沿直线匀速航行时,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阻力和水的推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处在磁场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会带动指针一起偏转。下列四幅图中与此电流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知,电流表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A图为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是电动机的原理图,与电流表工作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
B.B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C图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D图探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影响因素的实验,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医用外科口罩与N95级口罩根据飞沫颗粒的大小和气流速度,可通过拦截、惯性碰撞附着、扩散吸附、静电吸引等多种机制捕捉含病毒分子的飞沫,起到良好的防病毒作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病毒分子具有惯性 B. 温度越高病毒分子运动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