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1.1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八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14年10月30日哈尔滨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哈尔滨市12个监测点除阿城会宁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AQI)实时数据为486外,其余11个监测点AQI实时数据均为500,空气质量指数爆表,属严重污染.哈尔滨市中小学也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减少或停止学生在校期间的户外活动.下列有关减少雾霾天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应加强大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人类应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空气
C.人类应使用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现用的能源,减少污染
D.禁止农民白天焚烧秸秆,改在夜间焚烧以减少飘尘的产生
 
2.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酶洗衣粉 B.冰水混合物
C.加碘精制盐 D.食醋
 
3.张南同学要加热5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持试管 ④向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④⑤③①② B.①④③②⑤ C.④③⑤①② D.①③④②⑤
 
4.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糖溶解于水 B.气焊
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点燃蜡烛
 
5.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水变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D
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象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A.A B.B C.C D.D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 D.倾倒液体物质
 
7.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潜水 B.氮气用于化工原料
C.稀有气体用于烟雾弹 D.氦气用于飞艇
 
8.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关于实验操作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并均匀的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集气瓶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该先用手紧握容器,再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
D.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先预热,然后用外焰固定加热
 
9.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支持红磷燃烧
C.稀有气体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易溶于水
 
10.首先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汤姆生
C.门捷列夫 D.舍勒
 
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
B.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液体变为红色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D.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时,固体表面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1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连接并固定仪器.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⑦③①⑧②④⑤⑥ B.②③⑦⑧①④⑤⑥ C.②③⑧①⑦⑥④⑤ D.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铁和铝 观察颜色 测密度
B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用过氧化氢溶液
C 酒精和水 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小木条 通入石灰水中
A.A B.B C.C D.D
 
14.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颜色、气味、毒性属于物理性质
B.酒和醋的酿造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C.石蜡在空气里燃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氧化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热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B.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C.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沸点低的原理
D.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也与空气污染有关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