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训06 诗词、图片中的光现象 诗词中的光现象 例26.(2019·重庆市A卷)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答案】B 【解析】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区域,故B正确;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C错误;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所以,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图片中的直线传播 例27.(2019·湖北省怀化市)下列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 铅笔在水中“折断” C. 雨后彩虹 D. 投到车身上的手影 【答案】D 【解析】A.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从树木反射出来的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故A错误。B.铅笔在水中“折断”,是由于从铅笔反射出来的光在经过水和玻璃的界面、玻璃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了折射。故B错误。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手挡住的光不能到达车身上,从而留下手的影子,所以投到车身上的手影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图片中的反射 例28.(2019·海南省)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雨后彩虹 B. 水中倒影 C. 手影游戏 D. 放大观察 【答案】B 【解析】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图片中的折射 例29.(2019·福建省)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水中荷花的倒影 B. 屏幕上的手影 C. 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 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答案】D 【解析】A.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荷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B. 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线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 汽车观后镜是一个平面镜,所以司机从观后镜中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 用放大镜看树叶时,树叶的叶脉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1.(2019-2020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我国的古诗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树的影子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答案】C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浓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正确;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B正确;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