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化学经典题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组成 1.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 B. 阿伏加德罗 C. 拉瓦锡 D. 道尔顿 2.当汽车受到一定力量的撞击时,安全气囊内的物质会迅速分解,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使气囊弹出并迅速膨胀,以保护车上人员安全.该气体是( ) A. B. C. D. He 3.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 B. 冰水共存物 C. 干净的果汁 D. 矿泉水 4.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春节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 A. 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 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 D. 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5.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是一种______(填物质类别); (2)医疗急救时用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 (3)_____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4)可以做焊接保护气并能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是______. 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插入集气瓶中,红磷继续燃烧,写出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3)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可得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化学性质______(填 “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的目的是______。 (5)若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但能否获得成功?______,理由是______。 7.空气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如表是某地空气质量日报: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 ①造成该地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______ 和有害气体,其中有害气体是 ______ . ②表中没有列出二氧化碳的量,说明二氧化碳 ______ (填“是”或“不是”)污染性气体. ③根据气象部分记载,5月10日夜晚下了一场中雨,空气中变化比较大的污染物是 ______ . ④表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不大,据此可推测一氧化碳有怎样的性质? ______ . 8.空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请完成下列有关题目。 (1)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同学们在日常学****中可以试着体会一下。下图表示空气的组成,请在方框中填写空气中所含相应物质(纯净物)的名称。 (2)计算一间40m3空间的教室里含有氧气多少升? 考点二:氧气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 双氧水 B. 空气 C. ***酸钾 D. *** 2.某公园的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m3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下列选项中,影响小朋友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 ) A. 人体的含水量 B. 球内二氧化碳含量 C. 球内氧气含量 D. 球内的明暗程度 3.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食物的腐烂 C. 实验室制取氧气 D. 红磷燃烧 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5.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 A. 红色油漆 B. 红磷 C. 二氧化锰 D. 高锰酸钾 6.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物质是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 氧气和臭氧是同种物质 C.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D. 臭氧是混合物 7.如图,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______,生成了一种______色的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是______. 8.如图所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