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2020中考化学复习讲义.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1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2020中考化学复习讲义.doc
文档介绍:
专题一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梳理】
考点一、物质的构成、组成和分类
1.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3.物质的分类

温馨提示:
1.从分子的观点看,纯净物只含一种分子,混合物含多种分子。
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但原子种类不变。
3.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混合物。
考点二、微粒的基本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以下性质:
1、微粒很小(质量小、体积小)
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3、微粒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
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温馨提示:
1.微粒时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高时运动速率快;温度低时运动速率慢,但不是不运动。此观点可解释扩散现象。
2.微粒间的间隔与温度成正比,温度高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温度低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小。此观点可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3.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受温度影响。
考点三、原子结构及结构示意图
1.原子的结构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温馨提示: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体积主要由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所决定。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但是He和Mg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3.得失电子规律:如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易得电子;最外层电子为8个,化学性质稳定(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
2.原子中的两个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3.离子
(1)形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带电荷的微粒。
(2)分类:带正电荷的离子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为阴离子。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示出离子所带的电量及电性。
(4)辨别方法: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原子(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考点四、化学符号的意义
1.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元素,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可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这种物质。如:Fe、C、He等。
2.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
化学式的意义
实例(以水的化学式H2O为例)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1
微观
④表示一个分子(又叫分子式)
一个水分子
⑤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