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精品解析:湖北省恩施州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27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精品解析:湖北省恩施州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00年恩施州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下列选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 化肥农药合理施用
C. 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D.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化肥农药合理施用,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破坏环境,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A. 蜡烛燃烧 B. 水的电解
C. 干冰升华 D. 铁的冶炼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水的电解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铁的冶炼,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CO2验满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滴加液体 D. 测溶液pH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测溶液的pH值: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活性炭用作除味剂 B. 氧气用于潜水和医疗急救
C.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D. 碳酸氢钠可用于糕点焙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因为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做除味剂,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选项A符合题意;
B、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以用于潜水和医疗急救,利用的是化学性质,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用做干燥剂,利用的是化学性质,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能与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使糕点口感甜而松软,利用的是化学性质,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如图是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 图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比为2: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氢气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C、氢元素和氧元素都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图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比为2:1:2,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B. 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 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物质R燃烧是R和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R中一定含C、H元素,生成物中有氧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已含有氧元素,故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H4NO3就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水中扩散,不符合题意;
D、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红砖粉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D。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