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三) 总分 115 分,共 3 大题 13 题 基础乐园(总分 50 分,共 6 题) 1. (5分)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以下对酶的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酶对所催化的对象有严格的选择 B.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及pH的影响 C. 随着反应的进行,酶的量将会减少 D.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答案】C 2. (5分) 根据“馒头在人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 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C. 试管内的混合液,如加碘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D. 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 【答案】C 3. (5分) 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再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5分钟;③向各试管滴入1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⑤观察实验现象。以上实验步骤最合理的顺序应为……………………………………………………………………………………………( ) A. ①→④→②→③→⑤ B. ①→②→④→③→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②→⑤ 【答案】A 4. (5分) 下列各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能正确反映pH与绝大多数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5. (5分) (2016·杭州)小金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4毫升。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水浴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 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 C.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 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 【答案】C 6. (25分) 已知唾液中含淀粉酶,胃液中含胃蛋白酶,某同学设计的以下实验,其步骤记录如下表:
请仔细分析上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A. 1、2、3、4 B. 2、3、4、6 C. 3、4、5、6 D. 2、3、5、6 【答案】D (2) 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唾液中的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 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3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4) 通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