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6部分 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 任务组三 任务三 精细筛选,精要归纳,精准分析概括.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40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6部分 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 任务组三 任务三 精细筛选,精要归纳,精准分析概括.docx
文档介绍:
任务三 精细筛选,精要归纳,精准分析概括
[走进任务] 新高考全国卷在把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统整为信息性阅读,并且在加大了文字阅读量、题量和分值的同时,更扩大了考查的范围,由原先单一地考查信息筛选整合,扩大到信息的概括、比较,考查多文本情境下的能力。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还是要抓住文意概括分析这个抓手,以应付命题带来的各种变化。
一、归纳概括的四种方法
1.摘取关键词句
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据题目指向,在一定的范围内,找出相应的词或短语,稍加整合,给出答案。此法的关键是筛选准确、不漏要点。
一个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在段落的开头,或段落的起始句或终结句。有时也比较分散,需要考生对照题干要求,找出重要的文字信息,如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有指代性含义的代词、提示性词语等。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整合答案时保持概念的一致性,有时还需要保持段落之间逻辑关系的一致性,抓准关键词句。
2.合并同类项
这里借用一个数学方法,在提取公因式的时候,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作合并同类项。在文段概括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很多包含“同类项”的句子,只要把“同类项”内容合并、提取即可。
3.祛除修饰语
此法颇类似于分析句子成分时找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祛除修饰成分。
有时要求概括的对象是一个句群,道理也是一样的。组成一个句群的若干个句子往往有主次之分,撇开那些居于次要地位的起辅助作用的句子(“修饰成分”),抓住居于核心地位的起统率作用的句子,就能完整准确地概括。
4.层次切分法
此法运用广泛,且能保证概括准确,不漏要点,前提是对所给文段细读,要依据论述对象准确切分层次,切分好层次后再运用提取关键词句、祛除修饰语等方法来进行概括。
二、归纳概括的四种技巧
一是“抓”整体架构,抓标题、文首、文尾,抓层次文意;
二是“抓”阅读程序,逐段点化,先分后合;
三是“抓”结构分析,题文对照,提取要点;
四是“抓”功能句,即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1937年首次从家禽体内分离,最早在人体内发现是在1965年。在电子显微镜下,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
在自然界中,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繁衍。冠状病毒的宿主丰富多样,除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一些冠状病毒感染后可造***畜共患病。
那冠状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呢?它们首先要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冠状病毒粒子外包着囊膜,膜表面分别有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等3种蛋白。刺突糖蛋白,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皇冠”的突起,是冠状病毒感染性和致病性的关键。由刺突糖蛋白组成的刺突来识别和结合位于宿主细胞表面上的受体,就像“钥匙”和“门”的关系一样。一旦把宿主细胞的大门打开,细胞便对病毒毫无戒心。
目前,除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6种,其中4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