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精练真题·明确考情.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5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精练真题·明确考情.doc
文档介绍:
1.(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
提示:影响本诗语意理解的语言有以下特点:构词陌生,随意苟简,古今异义,临时搭配。
[字义疏通]
一窗间:指画幅不大。
晚:晚照或晚气。
【速读指导】
①读标题,感知诗歌内容: 
②读作者,把握诗人特点: 
③读正文,理解诗歌内容: 
答案 ①此诗为一首题画诗。题画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②陈与义,两宋之际河南府洛阳(今属河南)人,宋政和三年以太学上舍及第,历任开德府教授、太学博士,后谪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辗转南渡。宋绍兴元年至临安,授中书舍人,兼掌内制。绍兴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力主对金议和,深得高宗满意。③起笔两句,就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画中山的赞叹隐藏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化实为虚,意境全出,比正面、直接地说画山似真山要婉曲有味得多。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诗人凝固在尺幅画间,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言表。五、六句写画中之树、云,物与心互相感发,景物中含有诗人浓浓的主观情感。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的开拓。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
【真题试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 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浓缩于窗子大小的尺寸之间。并非“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答案 C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解析 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根据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理解尾联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其次,要结合诗题和前面的诗句理解其深层含意。“此中有佳句”,意思是许道宁的画意境优美,蕴含诗意,文人墨客可以据此创作出诗词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纵使用尽心力创造些佳句,也与画的意境不相关,足以看出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画意的优美,致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需要结合前六句中对许道宁画作的描述以及诗人的主观感受,来分析概括尾联中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全诗前四句描述画作中的山水,“满眼”“苍然”赞美画家描摹物象的功力,“何郡山”之问,比直接正面说画山似真山更婉曲有致,“万里意”赞美画作意境空灵,画外有画,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画面中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第五、六句描述画作中的树木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