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作业.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7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作业.doc
文档介绍: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钓 屿【注】
[明]郭汝霖
天畔一舟横,长风万里行。
黄鼙浮浪远,钓屿芜波明。
蜃气山将结,涛声笛共清。
倚樯时浩啸,奇览慰生平。
【注】 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册封正使郭汝霖一行乘坐“封舟”向琉球王国进发,航行到钓鱼岛海域即兴而作此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乘舟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既描绘了封舟在大海上扬帆远航的生动场景,也写出了磅礴的气势。
B.颔联写初见钓鱼岛。诗歌借着对封舟的动态描写,将钓鱼岛这一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然地推到读者眼前。
C.颈联用想象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钓鱼岛的风景,给人一种迷蒙飘逸的美感与和谐安详的听觉感受。
D.尾联写诗人倚靠着船上的桅杆不时地浩歌长啸,奇美的祖国山川,让他感到足以告慰平生,直抒胸臆。
解析:选C C项,“想象”错,涛声为实写,应为“虚实结合”。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形象。
答案:诗人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充满豪情、热爱祖国山河的官员。①他乘坐封舟破万里浪,努力完成朝廷交给他的政治使命。②他面对祖国壮美山河,兴奋喜悦,倚靠桅杆浩歌长啸,体现出爱国者豪迈的诗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九日①水阁
韩 琦②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 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以菊花酒配螃蟹的饮食****俗。②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两句对仗工整,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这两句从正面写九日赏菊。
B.颈联写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芬芳。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C.尾联的两句写此时诗人年事已高,已不能豪饮和高吟诗歌,从侧面反映出他已真心服老。
D.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解析:选C C项,“已真心服老”错,“漫有高吟力尚狂”展现的是一种豪情。
4.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①首联两句写诗人不介意住处的水阁古榭倾颓破败,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现了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②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③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醉中感怀
陆 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 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5.下列对这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