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Ⅱ 点线整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16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Ⅱ 点线整合.docx
文档介绍:
基础整合
1.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1)(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及,赶得上”。A项季节/时俗。B项兵器/军队。D项丢失/舍弃,放弃。
(2)(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使……灭亡”。A项又,再/恢复。C项牢固/本来。D项原有的/所以。
2.在下列各句中,选出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
(1)(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答案 B
解析 B项“须臾”指“片刻”,古今义相同。A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D项古义:托身,藏身。今义: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2)(  )
A.吾从而师之
B.蚓无爪牙之利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囊括四海之意
答案 D
解析 D项古今义相同,都是“把全部包罗在内”的意思。A项古义:跟从并且。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B项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党羽。C项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3.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1)(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向南。A项名词作动词,低于/名词作状语,往下。B项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溃败(的军队)。D项使动用法,使……变弱/形容词作动词,变弱。
(2)(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表比较。A项判断句标志/表停顿。C项表转折,却/表顺承,就。D项于是/竟。
4.在下列句子中,选出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
(1)(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D.师不必贤于弟子
答案 B
解析 B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2)(  )
A.未之有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答案 A
解析 A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统称“四书”,“五经”则指《诗》《书》《礼》《乐》《春秋》五部经书。(  )
答案 ×
解析 《乐》已失传,应为《易》。
(2)在古代,跨出一脚叫“跬”,跨两脚为“步”。(  )
答案 √
(3)《过秦论》中的“天下”“宇内”“四海”“八荒”“八州”等词语意思大体相同,都是指中国。(  )
答案 ×
解析 “八州”应为“九州”。
(4)古代称解释经书的著作为“传”,像《左传》,就是为《春秋》一书作的注释。(  )
答案 √
(5)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人们尊称其为“亚圣”,这说明孟子已经很接近圣人的标准了。(  )
答案 ×
解析 “亚圣”是说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6.下面横线上要填的字,大都是默写时易错的字,请用心填写。
(1)虽________槁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使之然也。
(2)吾尝________而望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蟹六________而二________,非蛇________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________也。
(4)师者,所以传道________业解惑也。
(5)彼童子之师,________之书而****其句读者。
(6)位________则足羞,官________则近________。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________。
答案 (1)有 暴  (2)跂 矣 (3)跪 螯 鳝 躁 (4)受 (5)授 (6)卑 盛 谀 (7)齿
重点突破
一、重点实词
1.爱(120个实词之一)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义项。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