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53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文档介绍:
[走进任务] 高考真题是最好的复****资源,它反映了命题者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考生水平的客观评价。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时间研练、研究这些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训练,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体会,可以理解命题专家的思路,知道他们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效果绝对立竿见影。同时,做高考题能提前感受高考氛围,提高应试实战经验,无论是对考试时间的把握、解题方法的灵活应用,还是解答过程的规范性,都可以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为真正的高考奠定基础。因此,真题是最好的检验题目,做真题更是检验水平的绝佳机会。
年份
卷别
篇名
朝代
作者
体裁
题材
2020
新高考卷Ⅰ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五律
送别诗
新高考卷Ⅱ
赠赵伯鱼(节选)

韩驹
古体诗
赠诗(说理诗)
2019
卷Ⅰ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五律
题画诗
2018
卷Ⅰ
野歌

李贺
七律
即事诗
复****启示:
(1)选诗特点
①体裁:以律诗为主,偶有古体诗。
②题材:范围较大,有题画诗、干谒诗、田园诗等,但更偏爱即事(景)抒情诗;选材关注家国情怀。
③时代:几乎全为唐宋时期诗歌。
④作家:主要以名家的非名篇为主,兼及非名家的名篇。
(2)复****应以唐宋近体诗为主。复****唐诗,要以李杜为中心,辐射到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题画诗、干谒诗等题材类型;复****宋词,要以苏轼、陆游为中心,辐射到婉约、豪放的名家名篇或常家名篇。不宜读、练太长太难太偏的诗作。
1.(2020·新高考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 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鉴赏 这首诗言简意丰,诗短情长,含蓄地蕴藉了复杂的情思。
首联“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开篇点明“困局”:这个世界兵荒马乱,而自己困居柴门,又老又病。将个人遭逢与国家离乱结合起来,这是典型的杜甫式写法。
颔联“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在两般伤心事上又递一层:老友即将离开,面对离别,怎能不叫人心惊神伤!“过日”是度日之意,这里涉及一个典故。陈后主叔宝被隋文帝囚禁,每天与身边人饮酒至醉,隋文帝先是想规劝他节饮,随后又说:“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随他去吧,不这样,他怎么度日)杜甫用此典故的一层意思是,郑炼的诗好比美酒,能让自己得到些慰藉,借此度过难捱的时光。这是紧承上联说的。第二层意思是,郑炼的诗写得太好了,简直如醇酒,这隐隐是对郑诗的赞美。所以,郑炼的离开,就意味着醇酒不再有,于是用了“惊”“神”二字写吃惊、失神。
颈联“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突然一转,从叙事与议论回到写景上来,但又写得不那么实。峨眉山离杜甫所居草堂400多里,诗人不可能送朋友至山下而别。这里用峨眉代指蜀地,目的是引出下句的“岘首”——襄阳的代指,意在说明两地距离遥远。距离遥远,地阔天高,当然寓不舍之意。古代交通极不方便,一别成永诀,在当时实为寻常。所以,相信郑炼读到此处一定会黯然神伤!
不过,此联还是留有希望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