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2、3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2、3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docx
文档介绍:
课文2、3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②若火之始然
答案 ①同“纳”,结交 ②同“燃”,燃烧
2.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偷东西的人
答案 伤害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齐
①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滕王阁序》)
③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2)忍
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②吾不忍其觳觫(《齐桓晋文之事》)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与妻书》)
答案 (1)①动词,使……整齐有序 ②副词,一同,一齐 ③形容词,相同 ④动词,把……看作相等
(2)①形容词,狠心,残忍 ②形容词,忍心 ③坚韧,此处为使动用法,使……变得坚韧 
④动词,忍受,忍耐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③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答案 ①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②使动用法,使……显明,使……彰明 ③使动用法,使……真诚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如有标志词,请圈出)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②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④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答案 ①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②判断句 标志词:非……也 ③判断句 标志词:也 ④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判断句 标志词:非……也) ⑤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判断句 标志词:非……也)
6.文化常识
(1)《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_______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礼记》又名《________》《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________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答案 (1)曾子 中庸 论语 孟子 (2)小戴礼记 戴圣
二、典句翻译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学的根本原则在于使美好的品德变得彰明,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得分点:道、明、明德、亲民、止、至善,句意通顺)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