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练13 文言文+语段综合+变换句式+古诗文默写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重庆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B. 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C. 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D. 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添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于名臣之列,本应帮助皇上依据天理来治理万物,却不能治理得和谐,这是臣子们的罪过啊。此题中,“臣虑陛下布教施令”,“陛下布教施令”是“虑”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 AD;“助天理物”,“物”是“理”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故选C。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明经”,指通过明经科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B. “春秋”,指《春秋左传》,儒家“六经”之一,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C. “凤阁”,官署名,唐睿宗时期由中书省改置。凤阁的最高长官称内史。 D. “秋官”,《周礼》六官之一,掌刑狱。武则天时期曾改刑部为“秋官。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B.“‘春秋’,指《春秋左传》”错误,《春秋左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