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01年龄与称谓.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2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01年龄与称谓.docx
文档介绍:
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01 年龄与称谓

年龄的别称
襁褓:不满周岁。婴儿。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孩提:两至三岁。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子。(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满 15 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男子五十岁。
花甲、平头甲子,耆,耳顺:六十岁。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古稀:七十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 1 -
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耄(mào)耋(dié):八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指百岁。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 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称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
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奉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 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名、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 后者由自己随意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谿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土,陆游号放翁, 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 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由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前表现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 范仲淹为范文正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 2 -
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和。
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 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