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易错点10 文言文阅读(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7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易错点10 文言文阅读(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易错点10 文言文阅读(一)
【易错点1】断句抓不到层次。
断句题是文言文阅读题,缺少断句中心原则。作为断句题,我们要本着一定的原则,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四个选项的细节比对,根据上下文语境,排除错误选项,选择最佳答案。
【对策】
一、抓主谓宾断句(依主干,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不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
1 名词、代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
常见名词有: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地名等
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
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
彼、此、其、之(表示“他”)。
常见的谦辞:下官、窃、寡人、孤、仆、愚、妾、贱妾、婢子等。
2 动词: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二、虚词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关键所在。在断句中,具体要关注以下几类虚词:
常见句首发语词:盖、夫、且夫、今夫、嗟夫、至、若、至若、若夫等
常见句首关联词,“苟、纵、故、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凡、微等
常见句首的时间词,“向之、未几、已而、 既而、俄而(俄顷)、是时、昔者、囊者、向者、、方今、有顷(顷之、顷间)、乃今(乃今而后、而今而后)”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常见句首复音虚词:岂唯(岂独、岂特)、然则、故夫、大抵、得无(得毋)、何为(何谓、胡为、曷为、奚为)、何以、何其、何必、何不(胡不)、何乃、未必、无乃。
常见句末语气词:也、矣、兮、耳、而已、与(欤)、邪(耶)、乎、哉、焉、之等。
常见叹词:嗟夫、呜呼、呜呼哀哉、嘻等,叹词要独自断开。
呼语断句:
“微之(元稹,字微之)/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微之”是呼语,在其前后断开。

三、对话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在关键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四、句式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以及一些固定句式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五、固定结构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方法”,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3、有所,译为“有……的”(人、事、物),
4、无所,译为“没有……的” (人、事、物),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6、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7、所以,译为“用来……的”, “……的方法”;“……的原因”,
8、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
9、其……乎,译为“难道……吗”,
10、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11、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12、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
13、孰与,与……孰, 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14、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15、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五、修辞
文言文讲究整齐对称,讲究修辞,所以行文中常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对偶、对比、顶针、反复,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例如《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1.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