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语文 高考专题知识点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3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语文 高考专题知识点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
一、(2022·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秋 思
陆 游
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
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
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
信步出门湖万顷,季鹰不用忆莼鲈[注]。
【注】 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张翰躲避乱世,因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而辞官还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诗人感叹自己年龄已到四十岁,内心也早知道辜负了一生的抱负。
B.颔联中的“闲日月”“醉工夫”,蕴含着诗人此时此刻闲适自在的心情。
C.颈联写落叶和透过门窗的寒气,点明了深秋的时节和诗人的身体状况。
D.闲居的诗人面对着秋色秋景,思绪万千,全诗表达了诗人秋日所感。
【解析】 B项,“闲适自在”错误,陆游是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句中“闲日月”“醉工夫”,蕴含着诗人此时此刻无可奈何的心情。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
答:含意:诗人随意漫步,推门出去,只见碧波万顷,湖光秋色扑面而来。不禁想起西晋的张翰,为了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竟辞官还乡;而自己连官都不用辞,眼前这湖中多的是莼菜和鲈鱼。(意思答对即可)
思想情感:借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反用其意,体现了诗人对闲居的不甘心,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理想。
【解析】 注释说“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张翰躲避乱世,因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而辞官还乡”,据此可知,“季鹰不用忆莼鲈”是用典,运用“莼鲈之思”的典故,张翰的“莼鲈之思”是躲避乱世;而陆游心里想的却是在天下纷乱之际,如何建功立业、收复中原。诗中反用其意,体现了诗人对闲居的不甘心,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①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②。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 ①籯: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②《三国志》孔融赞韦端的两个儿子“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比喻子孙有才德。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首联两句劈空而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先发议论,夺人眼球,发人深思。
B.颔联承上,诗人既赞颂了胡逸老的高贵品格,又借典故表达了美好祝愿。
C.颈联一个“出”字,化动为静,手法巧妙,与“两山排闼送青来”异曲同工。
D.尾联总收全诗,闲逸中观山水,山水之气涤荡心灵,使人灵魂澄清无滓。
【解析】 C项,“化动为静”错,应该是化静为动手法。
4.“天下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教、家风。你从诗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6分)
答:示例:①诗书传家:诗书教化,育子成材,只留金钱财富,常招致灾祸。②乐善好施:宅心仁厚,悲天悯人,为子孙后代树榜样,蓄福报。③清廉自守:坚守本心,心灵澄澈,任何外物都不能够玷污灵魂。_(每点2分)
【解析】 诗句翻译:藏书万卷可以用来教子,留金满箱生生成了灾祸。能与贫人共享年谷,定有明珠生长在蚌胎。山景随着宴坐如图画呈现,水声透过夜窗像风雨传来。观山观水都能领略妙趣,还有什么能污染灵台。结合诗歌的翻译从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