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专练9:各地模考诗歌新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与默写专题练习.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5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专练9:各地模考诗歌新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与默写专题练习.docx
文档介绍:
专练9:各地模考诗歌新题
练****一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临江仙 · 再用前韵送祐之① 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②。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释】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钟鼎”和“山林”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个“梦”字表明无论何种选择都是虚幻的,所以可以坦然面对。
B. “人间宠辱休惊”句意为对人世间的荣辱得失,不要感到心惊。诗人认为只需要在清静闲适中自由自在地度过一生。
C.“酒杯秋吸露”一句写了在秋季用酒杯承接清露的情形,表达了词人告诫祐之要安于清贫。
D.本词不同于作者的豪情爱国之作, 加入了家居闲适的场景, 总体上呈现出和谐冲淡、舒缓雍容的特点。
16.请结合本词的下片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丰富情感的。(6 分)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5~ 16 题。
过樊川旧居 (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
韦 庄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应刘①去后苔生阁,稽阮②归来雪满头。
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注释】①应刘:汉末建安文人应瑒、刘桢的并称。两人均为曹丕、曹植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 宾客才人。 ②稽阮:西晋嵇康、阮籍的并称。两人均属竹林七贤。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首联兼具叙事和写景,交代了诗人奉使入蜀,途经樊川,重游故地之事,并用白描的手法写 眼前所见之景。
B .颔联以魏晋文人应刘、嵇阮四人自比,用借喻手法表现诗人华发满头的样子,寄托了诗人怀 才不遇的悲愤。
C .颈联宕开一笔,着眼燕鸥。用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离乱现实的伤痛,和对悠 闲生活的渴望。
D .韦庄工诗,讲究炼字。其诗言简意丰,“横笛一声空泪流”中的“空”字达到了“言有尽而 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6.《唐才子传》说“韦庄寓目缘情……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 ,试从本诗的内容和手法 两个角度分析这一特点。 (6 分)
一、参考答案
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酒杯秋吸露”意为只愿秋饮如同甘露之美酒,而不是“用酒杯承接清露”,更无告诫弟弟安于清贫之意,此句是词人希望弟弟能达观淡泊,寄情美酒与诗句。
16.(1)通过虚写(或想象)手法表达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对亲情的珍惜(1分)。下片前两句截取了往昔相聚的画面:“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写出了风雨之夜,两人挑灯不寐、联床夜话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过往二人相聚时光的怀念。(1分)。(2)通过设问和以景结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弟弟独自远行的担心和自我宽慰(1分)。“问谁千里伴君行?”问有谁可以陪伴弟弟远行,表达了对远行弟弟的担忧,自问自答,答曰有明媚的山水千里相伴,可以消解旅途的孤独寂寞,又有自我宽解之意。用“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这样美好景色作结,余韵悠长。(1分)。(3)通过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表达了对即将远行的弟弟旅途的祝愿和锦绣前程的美好希冀(1分)。“晚山”对“秋水”,都是偏正短语,“翠”对“明”,对仗工整。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山水之清丽,旅途因此而不单调,蕴含了词人对弟弟锦绣如景的前程的美好祝愿。(1分)。
二、参考答案
15.【B】“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错误。本诗抒发的是离乱之感,无怀才不遇之情。
1616.①内容上:寄托了诗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悲,诗人经逢乱世,唐朝衰弱,亲人离散。(3 分) ②手法上:写景状物,皆着悲色,以哀景写哀情;援引典故,叙写离乱的时代悲哀;与燕、 鸥作比,衬托离乱的感伤;直抒胸臆,表达伤感的情怀。(3 分,手法分析一点 1 分)
练****二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5~16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需独沾衣①。
水调歌头
宋·朱熹
隐括②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注】①牛山何需独沾衣:齐景公游览牛山(牛山在今山东临淄),北望国都临淄城流着眼泪说,国都真美!我为何随时光流逝离开国都呢?②隐括: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